村网通总站 尹岗村 476679.nync.com 欢迎您!
“杀年猪,做米酒,打糍粑,腌腊肉!所有这一切,都是为了过个年,都是为了待好客。”信阳市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张书中说,打糍粑曾是信阳地区流行的年俗,如今打糍粑这个年俗已经到了“断根”的边缘。
“打糍粑”据说在史上还有个典故,当然要知道这个故事,那就需要了解糍粑的来历了。糍粑是为过年准备的,制作工艺比较复杂,需要很多人来完成。先是把糯米淘净,倒入缸内浸泡7-8小时,使米充分泡涨。使用时,将米稍微滤干,装入圆柱形的蒸笼,大火将糯米蒸熟,呈干散的米饭状。
打糍粑时,用铲盛至盆里,倒入约一米高的石鼎内,鼎穴为倒置弹头形,口径约半米。几人用木拐转圈舂打,大约30分钟左右饭便打成了粘而糍的面砣砣,当地叫做糍粑砣子。打熟了,几人一起用力把它挑起来,放到一张撒有一层干淀粉的大桌上,而后用擀面杖,加少许淀粉,擀制成约手指薄厚的小于桌面的方张子。次日,趁糍粑尚未变硬,切成碗口大小的小方块,这就是糍粑了。三五天后,糍粑变得很硬,这时装入一口大缸内,加入立春前的井水浸泡,吃的时候,再从缸里捞起来,煎、炸、煮、烤均可;如果拣藏得好,次年的二月二或端阳节还依然如故。
糍粑是豫南的特色食品,每当小年一过,村里就开始张罗着打糍粑,每家几乎都要打十几大张。过年要用糍粑招待客人,还要用它走亲戚朋友,到了二月二,估计剩下的也不是太多了;再说天气也暖和了,保存也困难了,农忙也即将到来了,这天要提醒人们,把糍粑缸清理一下,少的就把它一顿吃完,多的就要抓紧时间吃,否则就会坏了,当地就把这种做法叫作打糍粑缸。
孩子们最乐于看打糍粑,喜欢吃那香香的糯米饭,还有那粘粘的糍粑砣子;吃它的时候,要把手用水打湿或者用湿毛巾,否则就粘住手了。